时隔 6 年再现,保险公司 “举牌” 保险公司

日期:2025-08-14 21:07:55 / 人气:56


继举牌招商银行 H 股、农业银行 H 股后,中国平安再度出手,然而这次其举牌的对象并非银行股,而是另一家大型上市保险公司 —— 中国太保。8 月 13 日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从港交所披露的数据获悉,近日,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 H 股约 174 万股,每股作价 32.07 港元,增持总金额约 5583.89 万港元。增持完成后,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 H 股股份占其 H 股总股本的比例约 5.04%,达到举牌条件。
险企举牌上市公司并非新鲜事,手握大量资金的险企在资本市场 “扫货” 已屡见不鲜。但险企举牌险企,尤其是两家头部险企之间的举牌,着实令人意外,这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逻辑?
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 H 股约 174 万股
作为坐拥万亿元资产的 “巨擘”,险资在二级市场增持举牌的事件并不罕见,保险机构交叉持股保险机构的情况也时有发生。例如,中国人寿购买新华保险,新华保险买入中国人寿,偶尔还会 “一不小心” 成为对方前十大流通股股东。不过,险企举牌险企的情况依然少见,特别是当参与双方均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大型保险集团时。
上一次引发市场轰动的保险机构举牌保险机构案例,还要追溯到 2019 年。当时,中国人寿增持并举牌了中国太保 H 股。中国人寿发布的公告显示,其分别于 2019 年 7 月 31 日、2019 年 8 月 1 日在场内增持中国太保 H 股。增持后,中国人寿保险的持股数目为 1.40 亿股,持股比例由 4.87% 升至 5.04%。由于国寿集团持有中国太保 H 股 99.24 万股,且中国人寿与国寿集团存在股权控制关系,中国人寿的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国寿集团,因此,中国人寿和国寿集团合计对中国太保持股达到 1.41 亿股,持股比例达到 5.08%,达到举牌线。
时隔 6 年,中国太保 H 股再次成为险企举牌的目标,只是这次主角换成了中国平安。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,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 H 股约 174 万股,每股作价 32.07 港元,增持完成后,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 H 股股份占其 H 股总股本的比例约 5.04%,达到举牌条件。
公开资料显示,中国太保成立于 1991 年 5 月 13 日,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,拥有人寿保险、财产保险、养老保险、健康保险、农业保险和资产管理等在内的保险全牌照,并在上海、香港、伦敦(A+H+G)三地上市。2024 年,集团营业收入达 4040.89 亿元,同比增长 24.7%;归母净利润 449.6 亿元,同比增长 64.9%;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达 3.54 万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 21.2%。
业内:举牌背后或是财务上的考量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就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的相关问题采访其相关人士,但未得到明确回应。不过,有业内分析师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,中国平安此次举牌中国太保,与举牌银行的逻辑或许相似,主要是出于财务上的考量。
这一猜测并非毫无根据。今年 3 月,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,从权益市场来看,2025 年权益市场前景向好,公司会适度加大这方面的配置。权益对于提升险资的长期收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,在适度加大权益配置的基础上,公司会平衡新质生产力成长板块和高分红价值股的权重。
从实际行动来看,中国平安也确实如此操作。今年以来,中国平安已连续举牌农业银行 H 股、招商银行 H 股等银行股。“上市银行普遍经营稳健,股票流动性好,股息率普遍较高,分红稳定且具有升值空间,因此是险资青睐的对象。” 此前,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对记者表示,银行股目前很好地符合了这些特征,所以也是险资举牌标的的重点领域。而且,H 股的估值较 A 股存在一定折价,增值空间更大,通过港股通投资还有一定的税收优惠,因此也是险资增配的关注点。
同花顺数据显示,中国太保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 18 次,累计分红金额为 1192.81 亿元,其中 A 股分红 854.13 亿元,港股分红 338.68 亿元,税前分红率 2.86%、股利支付率 23.23%。就股价而言,截至 8 月 13 日收盘,中国太保 H 股报 34.38 港元,涨 1.42%。2025 年以来,中国太保 H 股涨幅已超过 42%。
不过,从保险板块估值来看,目前仍处于历史低位。展望未来,多家券商表示,保险股估值仍有较大向上空间。“不只是中国太保,中国平安、阳光保险等保险标的也是另类的高息股,而且保险企业最了解同业,既然看好自己所处的行业,购买同行业的股票也是一种不错的实践。” 某券商分析师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一些保险标的颇具价值。
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认为,近年来,保险行业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。资产端,利率下行挑战险企盈利能力,但政策组合拳推动市场改革持续深化,资本市场发展态势长期向好,险企投资收益率压力不断缓解。负债端,人身险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,有助于减轻利差损压力,降低负债成本,推动人身险高质量迈向低利率时代;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因素推动乘用车销售市场预期扩张,利好财险保费收入持续增长。

作者:意昂体育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意昂体育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