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原粮仓,太难了

日期:2025-08-09 13:06:31 / 人气:20



近期,河南多地迎来久违降雨,但此前持续一个半月的旱情,让作为全国粮食生产重心的中原粮仓河南面临严峻挑战,“保秋”压力巨大。

河南旱情严峻,“保秋”挑战巨大

旱情持续且严重

7月以来,河南持续高温,平均气温创下64年来新高,全省41%的气象监测站点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,本次旱情为2000年以来最严重年份。秋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,玉米和花生需水量大,但少雨干旱对玉米穗发育、开花授粉以及花生开花后果针下扎和果实膨大造成不利影响。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,今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、高温日数均为历史同期最高,河南高温日数也达历史同期最多。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减少五成以上,部分站点35℃以上高温连续日数突破历史极值,部分站点连续超过30天没有有效降雨,春夏连旱导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。

抗旱保秋措施及成效

河南省农业农村厅、水利部门等采取了一系列抗旱浇灌措施,统筹用好115万眼机井,周口、驻马店两市打应急井1.29万眼,发挥沟渠连通成果,组织水泵抽引河水补源,水利部门组织大中型水库引水11亿立方米,并调引黄河水支援周口等地抗旱浇灌。随着降雨到来,多数区域旱情得到缓解,但由于降雨分布不均,驻马店、漯河等多地旱情仍未解除,且频繁降雨可能引发旱涝急转。

河南:全国粮食生产重心

粮食产量贡献突出

河南以不足全国1/16的耕地贡献了全国近1/10的粮食、1/4的小麦,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1300亿斤,相当于为全国人均贡献了95斤口粮。在全国粮食生产集中空间格局中,“北上中移”趋势明显,20余年里中国粮食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,生产重心主要在河南。2022年北方省份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增加,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最高的十个省份合计占全国近七成,河南粮食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位,周口、驻马店等地是核心支撑,两座城市贡献着全省超四分之一的粮食产量。

产业体系重要支撑

河南形成了以小麦、玉米为重点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,生产了全国1/2的火腿肠、7/10的水饺、3/5的汤圆,是全国粮食安全的“压舱石”,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。今年周口在夏粮生产中顶住压力,实现夏粮总产量较上年略有增长,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、优化种植结构、强化灾害预警、落实惠农政策等组合拳。

应对极端天气,保障粮食安全

河南探索防控体系

河南近年极端天气愈发频繁,2021年遭遇“720”特大暴雨灾害,2022年划定农业干旱高风险区,去年发生暴雨和旱情,今年出现春夏连旱。在此过程中,河南逐步探索构建防控体系,建立气象水文动态追踪机制,通过分级预警系统实现救灾资源的精准调度,形成“监测 - 预警 - 响应”闭环管理;通过灾前风险评估与隐患治理,将被动应对转化为主动防御。例如周口农业农村部门联动水利等部门,协调河道调水,完成机井排查维修,累计完成抗旱浇水1615万亩次,缓解了旱情。

专家建议提升产能与能力

关付新认为要提升粮食生产重心地区的粮食生产效能,加强东北地区谷物生产政策倾斜力度,巩固中部地区的小麦和水稻生产地位。河南省政协委员冯俊杰提出河南要提升高标准农田信息化功效,形成精准合理的智慧灌溉决策方案,这是提升抗旱排涝能力的重要突破口。中国农业大学刘学军教授团队指出我国种植制度以热量为主导,应充分利用升温优势,调整种植区域和熟制,制定完善的极端气候农业应对战略,提升长期抵御多种灾害的能力,确保粮食安全,这也是河南等北方产粮大省面临的共同考验。

作者:意昂体育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意昂体育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