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斌说蔚来 “钱都亏在了明处”,这些 “明处” 都是哪儿?

日期:2025-07-18 20:18:22 / 人气:18


中国造车新势力亏损已成常态,而蔚来更是其中亏损幅度最大的一员。2024 年,蔚来财年亏损达 224 亿元,超过同期上市未盈利车企亏损总和;2018 - 2024 年七年间,累计归母净亏损更是突破千亿大关,达 1092.9 亿元。面对质疑,创始人李斌在直播间回应 “钱都亏在明处,财报非常干净”。这些 “明处”,藏在蔚来的业务结构、费用开支与运营模式中。
一、换电重资产:高投入与低利用率的矛盾
蔚来独特的换电模式本是差异化优势,如今却成亏损 “重灾区”。截至 2024 年底,蔚来建设了 3389 座换电站,投资产生 258.9 亿元固定资产,单站建设成本约 300 万元。加之日常运营的人力、电力、房租成本,单站日均需服务 60 次才能盈亏平衡。但 2024 年运营数据显示,因主要服务私家车(非高频营运车辆),换电站日均服务仅 35 次(含免费用户),利用率不足 60%,造成资源巨大浪费。
这笔重资产投入在财报中清晰可查,属于典型的 “明处” 亏损。换电站建设的固定资产折旧、运营成本持续计入费用,直接侵蚀利润,却未带来与之匹配的效率提升。
二、销售与管理费用:远超同行的 “粗放式开支”
拆解 2018 - 2024 年蔚来 878 亿元的扣非净亏损(调整后数据),销售和管理费用达 608 亿元,比研发费用(528 亿元)还多出 80 亿元,是更大的 “出血点”。2024 年这一差距更明显:销售行政开支 157 亿元,高出同年研发支出 27 亿元。
从费用率看,蔚来 23.9% 的销售行政费用率不仅较理想(8.9%)高出 15 个百分点、较小鹏高出 12 个点,甚至比宝马中国(11.2%)这类传统豪华车企还高一倍多。具体来看,一线城市蔚来 NIO House 单店年运营成本超 2000 万元,是传统 4S 店的 3 倍;客户服务团队超 8000 人,四年间员工总数从 1.5 万扩充到 4.5 万名(小鹏 1.5 万、理想 3.2 万),2024 年雇员开支分别占研发费用与营销行政费用的 67.8% 与 47%。平均下来,每个蔚来用户每年要分摊 4000 元服务费,而当主力车型价格降至 26 万元、新品牌乐道下探至 20 万区间时,这样的服务成本已难支撑。
三、薪酬成本:高于行业水平的人力投入
蔚来员工薪酬显著高于行业水平,这也是财报中可追溯的 “明处” 开支。2024 年,蔚来研发人员人均年薪 76.6 万元,行政及管理人员人均年薪 27.8 万元。对比理想 2020 年数据(研发人员年薪 35.5 万元、行政管理人员 18.5 万元),蔚来人均薪酬较行业水平高出 50% - 60%。
高薪酬本应带来高效益,但实际人效比却不理想。例如 2024 年推出乐道品牌时,顶着高资质研发团队与高质量服务,首月仅交付 832 台,高投入未转化为商业化成果,形成 “明处” 的低效亏损。
四、价格下探与毛利率下滑:高端定位失守的连锁反应
蔚来原本定位高端,首款车 ES8 定价 54.8 万元,高于小鹏、理想首款车,但七年间平均单车价格从 42.9 万元降至 26.2 万元。价格下探源于高端市场天花板(30 万元以上市场仅占中国乘用车份额 12%)与特斯拉等竞品的压力(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单车销售成本仅 25 万元,叠加补贴后价格优势明显)。
价格下降叠加成本高企(蔚来 ES6 单车 BOM 物料成本一度接近 30 万元),导致毛利率持续下滑:从 2021 年最高 18.9% 降至 2024 年的 9.9%,在 “蔚小理” 中垫底(小鹏 14.3%、理想 20.5%)。毛利率的下滑在财报中清晰体现,是市场竞争与成本控制不足共同作用的 “明处” 结果。
五、新品牌投入:高期待与低产出的落差
为突破市场天花板,蔚来推出乐道(2024 年 5 月)、萤火虫(2025 年 4 月)等新品牌,价格带逐渐下探。但新品牌投入的营销、渠道、研发费用均计入财报,却未带来预期销量。如乐道品牌首月交付惨淡,前期投入成为 “明处” 的阶段性亏损。
李斌所言 “钱都亏在明处”,确实点明了这些亏损项目在财报中的可见性 —— 换电重资产、销售管理费用、薪酬成本、价格下探导致的毛利率下滑等,均有明确数据支撑。但投资者更关注的是,这些 “明处” 开支是否合理高效。蔚来的核心问题在于,“明处” 的亏损并非全部源于必要的战略投入,部分源于粗放运营与低效扩张,这也让 “明处” 的亏损更值得审视。

作者:意昂体育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意昂体育 版权所有